头一天的一场雨,让深圳的天气变得舒适,整座城市都如清风掠过,透着清爽,仿佛为这场论坛做了绝妙的准备,且是天赐;远离炎热,合适的气温更能回味一杯好茶的初味,也能畅想这杯好茶背后的源头与未来的前景。
2019年8月30日下午,中吉号·吉祥茶“首届中国普洱茶投资收藏核心论坛——探讨市场新形势下普洱茶行业发展中蕴含的机遇”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本次论坛由深圳茶业协会主办、中吉号茶业冠名,由广东省茶文化研究院、深圳深圳市明香商业广场有限公司(深圳明香茶城)、深圳市盛世嘉创投资有限公司(三岛茶叶市场)、深圳市古玩城文物监管物品有限公司(古玩城茶叶市场)协办;此次论坛还得到了茶界与粤地多家媒体的共同支持。
出席此次论坛的嘉宾有:
深圳市茶业协会会长、深圳市中吉号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世华先生;
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院长、云南普洱茶协会常务副会长吕才有先生;
广东省茶文化研究院院长、广东省茶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林楚生先生;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高亮先生;
资深茶文化学者、自媒体《茶业复兴》出品人周重林先生;
政和白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杨丰先生;
深圳对外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总经理、深圳土畜产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赖向宇先生;
香港籍资深茶人、深圳市茶业协会投资收藏委员会主任王龙华先生;
台湾籍资深茶人、深圳市茶业协会收藏投资委员会委员徐飞鹏先生;
以及关心普洱茶收藏与投资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爱好者和各大媒体记者的朋友们。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探讨市场新形势下普洱茶行业发展中蕴含的机遇”,以文化、趋势、价值、流通四个关键词为核心,从中国普洱茶发展的宏观规律观察,到中观市场环境变化分析,再到微观产品投资周期性价值洞察,透过现象看本质,厘清普洱茶市场发展的脉络,照亮普洱茶未来投资收藏之路。
作为普洱茶完整产业链典范企业、中国茶行业百强企业、云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深圳市农业龙头企业,深圳市中吉号茶业股份有限公司集普洱茶种植、生产、加工、仓储、销售、科研开发、茶文化传播为一体,其掌门人杨世华先生对普洱茶有着深刻的理解:普洱茶市场日益成熟与完善,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有历史可以回顾,有文化可以审美,保持着较为独立的完整性;普洱茶有历史传承的一面,有日常品饮的一面,也有收藏投资的一面,且后者是区别于其它茶类的最大的核心价值。深圳已成为老茶重要的消费地,老茶在消耗中不断减少,新茶有收藏与投资的可能;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消费群体呈现多元化的态势,如何辨别具有收藏价值的普洱茶?哪些因素决定普洱茶的未来?在投资与收藏方面、健康与金融属性方面,普洱茶独特的价值如何呈现?这是此次论坛的重要议题,分享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探讨普洱茶的特性,经过半年多的筹备,才有此次论坛的举办,我身怀感恩,也倍感荣耀。
论坛由林芷恩女士、周重林先生主持,以下为论坛精彩发言摘录:
吕才有:我从边疆来到了改革开放的前沿,从高山来到了海边,这是山与海的结合、茶与水的结合。虽然我们在喝茶,但对茶是怎么认知的?茶,是一棵树、一片叶子、一个产业,也是一辈子,茶叶对世界的贡献非常大,小小的一杯茶装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茶”,字的寓意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小小的一杯茶伴随着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四大文明”与我们的生活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传统的普洱茶是治愈“时代病”的一个药方;与茶结伴,就是与健康结伴、与时代同步,“光吃大米不吃茶,仅多能活八十八,又吃大米又吃茶,保证你能活到一零八”——茶是健康的标志。
我们没有在一棵树(茶树)上吊死,相反,我们还在这棵树上活得很好。茶有108种写法,就像我们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杯茶;茶具有“三品”:嗜好品、生活必需品、艺术品,我们选择哪一种,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茶还具有“三性”:经验性、工匠性、科学性,在东西方文化中,你喝咖啡我喝茶,透过自然科学的对比(内含物质),其实东西方(品饮方面)还是有很多相通之处,并非对立的,如咖啡碱、茶氨酚、茶多酚构成的神秘铁三角,构建了人类健康的和谐篇章,在兴奋、冷静之间取得某种平衡。
就已知的化学成分,物质成分并不支持价格的高低,水浸出物含量高决定茶叶中可溶性物质总量的多少和茶汤滋味的厚薄,简单儿茶素含有率高决定苦甜味增强、复杂儿茶素含有率低决定苦涩味降低;但云南古树茶资源不仅有科学价值,还有景观价值、文化价值等,它能穿越时间、承载文化与精神上和财富上的希望。云南普洱茶为什么好?品种好,生态好,栽培与制作好。
高亮: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民生最为关注的热点,对于行业及消费者而言,作为茶产品也不例外。普洱茶市场正在呈现快速、稳步的增长趋势,老茶、名山古茶成为收藏对象,稀缺性导致炒茶现象;同时,普洱茶产业链粗犷不健全、缺乏标准化,缺乏权威第三方机构评价认证,信息不对称、不透明,所以行业需要品牌化,也需要第三方质量认证来助推普洱茶产业升级,将产品从无到有的过程完整呈现在消费者面前,全程溯源,传递看得见的信任。普洱茶行业评价系统包括茶园种植管理评价、茶园生态环境评价、企业管理水平评价、茶仓管理水平评价、产品品质与感官评价;种植——初制——精制——仓储——销售的科学化,为普洱茶有金融硬通货的可行性。所有的初衷与努力,都是为了享受健康的茶生活、好的茶生活。
周重林:过去,往往谈仓储,而没有谈投资,但仓储与投资又是紧密联系的,只谈仓储、不谈投资就是耍流氓。从云南产区到消区西北、华北,最后抵达东北,过去认为普洱茶是边销茶,实际上是皇家贡茶,今天藏区还在流传(消费)普洱茶;过去有藏茶房,所有的信徒都是围绕寺院(藏茶房)喝茶。普洱茶在历史上的消耗是非常庞大的,涉及机构为茶马司,兼具运输、买卖、仓储的功能。事实上,普洱茶过去包括了藏销茶、皇家茶、侨销茶(即港澳台地区消费的茶)。
普洱茶的小众方向是山头茶,市场上比较火热,但大众方向该如何突破?
吕才有:这是整个云南省茶界困扰的问题,普洱茶是多元化的,不同的人群根据消费能力进行消费,就看追求哪方面的,嗜好品,生活必需品,艺术品?未来,普洱茶建立在标准化的基础上,满足大众需求;山头茶,满足发烧友,一个行业是多种需要的结合。不要只选贵的,希望只选适合自己的,对自己的口味,好喝、安全、喜欢,才是硬道理。
周重林:杨世华是云南很难得的企业家,敢从云南走出来的一个茶人。如果把普洱茶当作投资品,你认为是哪个类型?
杨世华:普洱茶最大的核心价值,是有收藏与投资的属性,如果离开这个属性,在六大类茶中就没有特别之处。2005年,我就以一吨生茶换了一饼老茶,现在也没有后悔。当下,光靠过去的茶庄茶等,对于收藏与投资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现在要投资普洱茶,要考虑茶种、产区、工艺,比如工艺,相比过去改善了很多,(工艺上)有的是绿茶化、红茶化,我们要选择传统的工艺,不然时间留给我们的只是遗憾。要选择价值与内质相符合的。比如现在,价值不能被透支,如果五年后还是现在的价值,那不如选择五年后更有价值的。有价值的,还有号级茶、印记茶等,是品牌茶,只有是品牌的东西,才能更好的流通,品牌产生价值,有些茶具有品饮属性,有些茶具有交流属性,有些茶具有投资属性。
吕才有:普洱茶的特殊性还是很大的,普洱茶的魅力在于变化,在不同的时间、人、地方,有不同的变化,大家为了捕捉这种变化,才会有发烧友,会出现血统论的情况——品牌+个人化标志。收藏要搞清楚:来路要清,原料要好!
徐飞鹏:数量稀少的老茶,如果以文化的角度来看,或许天价红印显得不贵,毕竟喝一泡少一泡,等哪天没有了,想买也买不到。
周重林:古董茶喝不起,我们来谈谈中期茶。
林楚生:中期茶的初衷,是因为当初老茶、中期茶的概念很乱,觉得有必要梳理,十年作为一个中期茶的标准,到了可以品饮的时间点,它有三个特点:消费热,投资热,收藏热。十年前做的茶,谁都不知道好坏,经过十年仓储,好与坏表现出来了,这也可以推测一个企业,十年前做的茶已经那么好了,现在做的茶也可能极好。在专业的藏家手里,茶叶可能弄得很好,在业余者那里,茶叶可能会被弄坏了。对于天价茶,一切皆有可能。今年我们做一个中期茶,会有一个标准,审评方面,有学院派、江湖派、媒体与专家学者派,既有专业研究、理论,也有实战。
周重林:过去的古董茶,是藏家说了算,到了中期茶,游戏规则发生了变化,允许大众参与,品牌也在推广,它有变化是惊喜,但也有它不变的东西,比如适饮度等,能否在科学层面讲一下。
吕才有:中期茶评估的意义,对茶进行的适度分流后,给大众有一个参考,指导大家收藏有一定好处。收藏过程是一个再加工的过程,中期茶评估更像高考——基本智商的筛选,值不值得收藏,先天素质值不值得入手。首先,要有物质基础,适应变化的物质的基础,云南大叶种为什么适合仓储?内含物质比较高,耐得住时间的磨砺,茶叶耐得住仓储,要有本身不可或缺的内含物质。云南大叶种比中小叶种更经得起时间的折腾!
周重林:企业、民间的标准慢慢浮出水面,品牌企业如何建立市场评价体系?
杨世华:这个圈子跟品牌的定位是密切相关的,小众茶,小而美,像中吉号,建立自己的产业链,超越了做圈子茶的范畴,走品牌化的道路,原料体系是非常重要的,选料是核心产区,比如勐海、布朗山、麻黑;生产也要规范。仓储有了好几次论坛,市场有这个需求,为今后的投资服务,仓储是投资的配套服务,通过品牌有知名度、美誉度,未来的普洱茶一定是健康的,品质作为奠基,品牌作为提升,坚守一颗初心来做。
周重林:杨世华眼光准,有勇气,敢用一吨茶换一饼茶。
林楚生:文化,可以赋予茶叶底蕴、灵气,以及价值。不同地方的仓储,变化还是很大的,云南十年的仓储与广东十年的仓储,区别是非常明显的。要看内含物质,你是宝贝,三百年后是古董;你是垃圾,三百年后还是垃圾。文化上的包装也很重要。
周重林:徐飞鹏在特色茶叶方面更有发言权,很多文章都是普洱茶指南。
徐飞鹏:分为四个纪,从印级茶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拼配是从七子饼茶开始,以数字命名;第四纪,山头茶出现,古树茶出现。过去,有烟的茶不是好茶,但时代在转变,有些人觉得有烟的茶才好。
普洱茶能不能成为金融产品,消化是一个问题,如何消化?单收藏、不消化是一个危险的方向;也有当下市场不好做,社会资金进入到普洱茶行业,一些人喜欢捡便宜,有可能捡到假茶;不能贪便宜,普洱茶没有什么秘诀,喝多了就懂了。多去茶会喝不同的茶,懂了再选择收藏,或者可以找信任的朋友推荐。高回报意味着高风险,有可能会亏损,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行为,我喜欢正在消化的东西——最后越来越少,价值也就提升了。
周重林:过去,茶叶一直是喝的,为什么不可以玩呢?元代的时候,茶叶当货币流通,现在青海用茶砖可以当货币流通,可以换烟,可以换牛、换马,砖茶是放在主人卧室的。金融化有一个好处是价格透明,原料端口也是透明的,可以估算出几年后是多少钱。
徐飞鹏:时间成本很重要,很多人忽略了这个时间成本,能接受它就是对的,原料也在上涨,在投资的时候,要考虑原料价格和时间,存在就是合理的。
周重林:假若三十年后穿越过来,你会给我们什么投资意见?
赖向宇:我是普洱茶的从业者,爱好者,学习者。普洱茶具有很深的魅力,越来越多的人喝普洱茶、懂普洱茶,普洱茶的投资很有潜力,当然不止是价值投资,还有品饮感受。我自己在新浪微博七成的话题都是普洱茶。金钱的收益,健康的收益,文化的收益,对中国传统认知的收益,开一饼茶,你会想这饼茶是哪里生产的,是谁做的,当时那里有什么事情发生。收老茶不会亏,90年代的茶是超越不了80年代的,20世纪的茶叶是超越不了80年代的,因为80年代的茶是一座山峰。
嘉宾:古树茶是短暂,还是长久的趋势?
徐飞鹏:古树茶是可以期待的,现在还是拼配为主。古树茶的炒作会带动茶叶价格的整体上涨,但过度的话,则不好说了。
赖向宇:有人专门喝老茶,中期茶的,也有人喜欢喝新茶、古树茶,有一批人追古树,追得登峰造极,有这么多人追它,有一定道理,有它的生命力。
嘉宾:自己也在做茶,代表市场消费者提问,很多人在追求古树茶的时候,古树茶与老茶的成分区别,追求健康还是其他?
吕才有:对古树茶,有一种愉悦感的存在,愉悦是最高级的健康。对古茶树,保护性的利用,比如轮产(这段时间不准采摘,过段时间可以采摘);但是,越是限制,追捧的人会越来越多。对部分古茶树进行重点保护,对生病的古茶树会进行生物治疗,一些古茶树死亡是过度采摘,树上没有叶子了,还有的是病虫害,是自然枯朽,树老心空。(古树茶)对茶农,有希望;对消费者,有感恩大自然的乐趣。不要盲目追求古茶树,可以感受古茶树的魅力,适度消费,适度追捧,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爱好进行收藏、投资。
嘉宾:都说生茶具有较大的转化空间,熟茶是不是没有收藏价值?
杨世华:熟茶是加快品饮的过程,市场的趋势是以收藏生茶为主,现在云南有一个转变,用古树茶小堆发酵熟茶,也是值得期待的,茶无贵贱,适口为珍。不管是生茶还是熟茶,只要是好茶,我们就不要辜负,这样,我们也不会被时代辜负。
为了纪念这次论坛,同时也为了感谢各位嘉宾的精彩分享,主办方精心准备了论坛纪念证书和牌匾,颁发给部分嘉宾和协办单位。